在健康意识日益觉醒的当下,体重管理已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使用BMI(体重指数)作为衡量健康体重的核心指标。这一数值通过体重(kg)与身高平方(m²)的比值计算得出,我国成年人正常范围为18.5kg/m2≤BMI<24.0kg/m2 ,BMI<18.5kg/m2属于体重过轻,24.0kg/m2≤BMI<28.0kg/m2为超重,BMI≥28.0kg/m2则被判定为肥胖。清晰了解自身BMI数值[1],是开启科学体重管理的第一步。

一、体重超标
体重超标带来的危害远不止体型变化,同时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危机,例如肥胖人群容易出现身体无力、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,还会面临更高的糖尿病风险,出现多饮、多食、多尿及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;还容易诱发与血管堵塞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,如中风、心梗、脑梗等。从中医角度来看,肥胖不只是脂肪堆积的结果,关键因素在于脾虚与体内痰浊积聚。体重控制主要涉及饮食及运动两个方面,饮食过量会扰乱脾胃运化功能,使营养物质在体内滞留;长期久坐不动则会导致肌肉松弛,加速内脏脂肪堆积,科学的饮食管理和合理的运动结合,才能实现健康、可持续的体重目标。

二、合理膳食,均衡营养
1. 早餐:开启活力一天
• 餐前适量饮水,补充水分并清洁肠道;
• 建议起床半小时后再吃早餐,与午餐间隔4-5小时;
• 选择清淡、营养的食物,避免过咸。
2. 午晚餐:营养均衡搭配
• 午餐和晚餐的营养素摄入量应各占全天的35-40%;
• 午餐主食可选择米或面制品,做到粗细搭配;2~3种蔬菜,1~2种动物性食物,1种豆制品,1份水果。
• 晚餐则不宜过于丰盛、油腻,应确保食物品种丰富,做到清淡少油少盐,晚餐时间不要太晚,至少在睡觉前2小时进食。
3. 用餐习惯:细嚼慢咽
• 早餐用餐时间约20分钟,午餐和晚餐建议控制在30分钟左右,避免暴饮暴食。

三、科学运动,增强体质
1. 运动前必做
动态热身(5分钟):踝关节绕圈(防跳绳扭伤)、侧弓步拉伸(激活大腿内侧)、肩关节绕环(预防摆臂劳损)
2. 运动后必做
拉伸放松(重点部位):
小腿:弓箭步推墙拉伸(保持30秒)
大腿前侧:扶墙单腿后拉
肩部:交叉手臂拉伸
3. 补水策略
运动前2小时喝500ml水,每运动15分钟补100ml(小口慢饮)

对于运动时间、运动场所受限的体重超重、需要减脂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可参考以下运动:
1. 跳绳
每天15-30分钟,分组完成。先100个、200个的逐步完成,逐步增加,跳绳可快速提升心率,消耗约300-400千卡/小时,适合短时高效燃脂。
2. 开合跳/高抬腿
全身性动作,每次30秒-1分钟,重复4-5组。能激活核心肌群并加速脂肪燃烧。
3. 慢跑/原地跑
利用跑步机或室内空间,跑前动态热身激活肌肉,每天30分钟以上,保持中等强度(心率约120-140次/分钟)。
四、减少久坐:打破静态生活
1. 每天限制屏幕使用时间在2小时以内,每次连续久坐不超过1小时;
2. 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,让身体充分恢复。
五、中医调理:内调外养,改善体质
中医有云“肥人多痰”,肥胖人群多为痰湿体质,其次为气虚、阳虚、湿热体质,部分人还伴有气郁、血瘀体质。
1. 饮食调理:避免“肥甘厚味”,多食用薏米、淮山、扁豆、赤小豆、莲子、芡实等健脾祛湿食材;用陈皮、砂仁、茯苓等煮水代茶。若痰湿化热,可搭配竹茹、车前草、荷叶等清热祛湿。如:用陈皮、山楂、黄芪,茯苓煮水代茶;
功效:帮助身体去除湿气,调和气血,促进消化,提升整休健康状态。
用枸杞、山楂、胎菊、金银花煮水代茶;
功效:帮助调节身体肉部的脂肪代谢,促进消化与排毒,同时清热解毒,舒缓身心。
山楂、茯苓、陈皮、荷叶、玫瑰、柠檬也可达到消化子排毒的效果。
2. 运动养生:坚持运动(如八段锦、太极等),促进气血运行,加快新陈代谢,及时排出体内代谢废物。
3. 特色疗法:结合针灸、刮痧、拔罐等中医外治法,内外兼修,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。
六、警惕“高糖陷阱”,守护健康生活
1. 慧眼识糖:选购食品时,优先选择“无糖”“低糖”(含糖量≤5g/100g)产品,警惕“果葡糖浆”“蜂蜜”等隐形糖分。
2. 饮水有道:每日饮用1.5-2L温水,促进新陈代谢,减少对甜饮料的依赖。
3. 定期监测:肥胖人群建议每3个月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,及时发现胰岛素抵抗等潜在问题,为健康筑牢防线。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奶茶、蛋糕等高糖食品深受年轻人喜爱,逐渐成为日常饮食的常客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明确建议,每日糖摄入量应控制在50g以内,最好不超过25g。尽管有不同甜度的选择,但市面上一杯普通甜度的奶茶含糖量约35g,稍甜一些就会轻松突破安全警戒线。同时多数奶茶店使用的果葡糖浆,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且无饱腹感反馈。

以下是常见高糖食品的含糖量:
• 一杯普通奶茶(450-500ml)含糖45-50g,约等于11-12块方糖;
• 一瓶300ml听装可乐含糖约32g,相当于8块方糖;
• 一杯300ml普通咖啡含糖约16.5g,约4块方糖;
• 一块100g奶油蛋糕含糖20-30g,芝士蛋糕可达40g以上,部分网红脏脏包含糖量甚至超过50g。
相较于一次性吃下25g糖(约6块方糖)带来的心理压力,一口气喝完一瓶500ml的含糖饮料似乎更为轻松。虽然食用甜食本身并不直接导致糖尿病,但长期过量摄入会显著增加受遗传、肥胖、缺乏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,这也提醒我们警惕日常饮食中的隐形糖分。
亲爱的朋友,在追求健康体重的路上,愿你的每一步都充满力量与智慧!
[1]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《体重管理指导原则(2024年版)》
[2]大众健康杂志《脾胃失调导致肥胖?中医帮你辨清证型,做好调理》
[3]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
[4]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. 心血管运动医学指[J]. 中国循环杂志, 2024, 39(6): 937-955.
[5]中国卫健委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年版)》
[6]侯瑞芳,陶枫,陆灏,等.肥胖的中医治疗进展[J].中华中医药学刊,2015, 33(8): 1959-1962.
[7]新华网《中医支招暮春时节“一老一小”科学锻炼》
[8]谢丰如. 穴位埋线治疗痰湿质肥胖的临床研究[D]: [硕士学位论文]. 广州: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.
[9]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(GB 28050-2011)“附录 C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的要求、条件和同义语”
[10]红网时刻新闻—《当减肥热潮遇上糖尿病:这些方法真的适合你吗?》
排版:马少凯
初审:何 芯
复审:李 倩
终审:黄泽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