汗水洒在田间
智慧留在乡野
青春足迹刻入
水背村的振兴之路
七月的岭南,骄阳似火。在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东北部,一个靠山背水、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村庄——水背村,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。这个辖区面积2.68平方公里的村落,因村前流过的小河而得名,世居村民以黄姓为主,至今仍延续着明朝永乐年间迁居至此的血脉传承。


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岐黄润心突击队的师生们在这里展开了为期14天的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水背村不仅拥有天然富硒土地,盛产大米、廣氏陈皮、家禽和鱼这“四宝”,更在积极建设“采茶扑蝶”景区,探索一条“农业+文化+旅游”的乡村振兴新路。


与村委共话发展蓝图
2025年7月9日,突击队与水背村党委进行了深入座谈。村干部黄春燕详细介绍了水背村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、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以及未来的景区规划。村委会议室内,师生们认真记录,就中医药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深入交谈。


座谈会后,队员们对水背村的“三下乡”活动有了清晰的规划框架。村委的开放态度和务实作风,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入户调研:扎根乡土,倾听民声
2025年7月10日,突击队员穿梭于村舍之间,开展入户健康调研。他们带着健康问卷,更带着一颗服务基层的赤诚之心。
在村民家中,队员们详细询问村民的健康状况,特别是中医药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,以及心理健康问题。一位老人拉着队员的手感慨:“这些年生活好了,但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,心里空落落的。”队员们认真记录下这些心声,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服务收集资料。


健康服务不仅需要技术,更需要温度。队员们积极邀请村民们7月11日来老人之家参与长者护理保健活动。村民以茶水相赠、言语致谢,用淳朴方式表达着对突击队的认可。
田间课堂:甘蔗林中的中医药
水背村的田野间,一片翠绿的甘蔗地格外引人注目。突击队员们深入田间,在村民的指导下了解甘蔗的种植技术与药用价值。“原来甘蔗不仅是经济作物,其汁液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,蔗皮还能入药。”一位队员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。


队员们还实地走访了被评为“2023年度江门市最美庭院”的农家院落——水背有个小卖部,感悟宜居乡村建设。


岐黄润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,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篇章正徐徐展开。
图片:周敏慧、杨锦滔
排版:马少凯
初审:张明雪、杨安祺
复审:李 倩、林健强
终审:黄泽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