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,为积极应对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,提升全院师生的科学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有效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教学秩序稳定,我院于近日统一组织各班级成功召开了“预防基孔肯雅热”主题班会。
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响应疫情防控号召,针对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蚊虫(尤其是白纹伊蚊,俗称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、具有传播速度快、易引起聚集性疫情的特点,进行了一次全面、深入的健康知识普及与防控动员。
班会上,班主任介绍了基孔肯雅热的基本知识,包括其病原体、主要传播途径、典型临床症状(如突发高热、剧烈关节疼痛、皮疹等)以及当前疫情形势。讲解强调了该疾病虽多为自限性,但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,对学习生活造成影响,且目前尚无特效药,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,因此“预防”是关键环节。
围绕“如何有效预防”,班会活动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:
1.清除积水,杜绝蚊虫滋生: 号召师生共同参与,定期清理校园及宿舍、教室内的积水容器,如花盆托盘、废弃轮胎、闲置瓶罐等,从源头上减少蚊虫孳生环境。
2.做好个人防护,减少叮咬机会: 建议师生在蚊虫活跃时段(清晨和傍晚)尽量减少户外活动,如需外出应穿着浅色长袖衣裤,并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经检验合格的驱蚊剂。宿舍内应安装纱门、纱窗,使用蚊帐,必要时可使用电蚊香液等安全驱蚊产品。
3.保持环境卫生,共建无蚊校园: 倡导维护教室、图书馆、食堂等公共区域及宿舍内部的环境卫生,避免杂物堆积,保持通风干燥,共同营造不利于蚊虫生存的环境。
4.增强健康意识,及时就医报告: 提醒师生如出现发热、关节痛、皮疹等疑似症状,应立即佩戴口罩前往校医院或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并主动向辅导员及校方报告,配合做好相关排查工作。
各班班会形式多样,有的班级结合图文并茂的PPT进行详细讲解,有的班级组织了知识问答互动,还有的班级发起了“清洁宿舍,从我做起”的即时行动,现场气氛热烈,师生参与度高。
通过此次主题班会,全院师生对基孔肯雅热的科学认识得到了显著深化,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得到了切实提升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从自身做起,从小事做起,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,用实际行动筑牢校园健康安全屏障,为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

排版:马少凯
初审:何 芯
复审:李 倩
终审:黄泽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