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到夜晚,宿舍里灯火通明,大家或是忙于赶作业、完成项目,或是沉迷于游戏、短视频的世界中难以自拔。“熬夜修仙”似乎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种风尚。然而,医心健康服务队提醒您:长期熬夜,正在悄悄透支你的生命能量。

医学研究早已证实,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排毒和身体修复的关键时段,错过这一黄金窗口,不仅会削弱免疫系统,还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、情绪焦虑、注意力下降等问题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长期睡眠不足与肥胖、心血管疾病甚至抑郁症密切相关。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尾声、学业压力繁重的大学生来说,牺牲睡眠无异于“透支未来”。

那么,如何告别“报复性熬夜”,重建健康作息?首先,建立规律的生物钟至关重要。哪怕周末也尽量固定入睡与起床时间,避免昼夜节律紊乱。其次,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设备,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让你越刷越清醒。不妨用阅读纸质书、听轻音乐或做简单拉伸代替“躺床刷手机”。此外,白天适度运动(如慢跑、瑜伽)有助于提升夜间睡眠质量,但切忌临睡前剧烈运动。最后,若因学业任务不得不晚睡,也应优先保证睡眠时长不低于6小时,并在次日安排短暂午休进行补偿

医心健康服务队始终以守护大家身心健康为核心使命,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熬夜危害,以 “调整作息、营造良好睡眠环境” 为抓手,搭配自我约束能力培养,逐步告别熬夜 —— 这既是对身心健康的直接呵护,也是开启健康充实生活的关键一步。

插画:杨静雯
文稿:钟 烨
排版:罗 俊
初审:王宏越
复审:李 倩
终审:黄泽栋